1、取材
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,材料必须新鲜,搁置时间过久则产生蛋白质分解变性,导致细胞自溶及细菌的滋生,而不能反映组织活体时的形态结构。
2、固定
用适当的化学药液——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,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、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、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,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。固定能使组织硬化,有利于切片的进行,而且也有媒浸作用,
有利于组织着色。10%福尔马林(4%多聚甲醛)或10%磷酸缓冲福尔马林(10%的中性甲醛)是病理切片常规使用的固定液。
3、石蜡包埋
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,再用光亮且厚的纸折叠成纸盒或金属进行包埋。
4、切片
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成规整的四棱台,再用切片机切成厚度为4~7微米的切片。
5、HE染色
苏木精(Hematoxylin)和伊红(曙红,Eosin)染色法是组织学标本及病理切片标本的常规染色,简称HE染色。经HE染色后,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,多数细胞质及非细胞成分被伊红染成粉红色。
6、吉姆萨染色
吉姆萨染液由天青,伊红组成。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,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,染成粉红色,称为嗜酸性物质;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,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,染成紫蓝色,称为嗜碱性物质;
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,染淡紫色,称为中性物质。
7、免疫组化染色
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——抗原抗体反应,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,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(荧光素、酶、金属离子、同位素)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
抗原(多肽和蛋白质),对其进行定位、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。
8、免疫荧光染色
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(或抗原)上,与其相应的抗原(或抗体)结合后,
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。